近期的香港艺术圈分外热闹,一年一度的亚洲艺术圈最重要的盛会香港巴塞尔艺术展日前迎来了第三届,画廊荟萃、亚洲视野、艺术探新、艺聚空间和去年新增的光映现场专区让本届香港巴塞尔聚集了超高的人气和买气。不少来自西方和中亚的重要藏家也出现在本次香港巴塞尔现场。值得一说的是,这个初春的香港,整个艺术圈都围绕着巴塞尔艺博会展开,让艺术从其举办地香港会展中心延伸到香港各地。
人气买气俱旺 本届香港巴塞尔的展览时间从此前的5月提前到了3月,巴塞尔艺术展对此解释,提前的原因是为了平衡全年的“世界艺术展地图”,主要是与6月在巴塞尔举办的巴塞尔艺术展拉开时间差,给藏家与画廊们腾出更多的时间。 巴塞尔艺术展亚洲总监黄雅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今年展会的参展画廊名单是三届中最强的,28家顶级画廊首次参展。我们对今年的销售表示乐观。在展会由5月移至3月的情况下,很多西方的画廊、藏家和策展人都可以前来参展,这使得展会可以充分发挥销售潜力。” 本次香港巴塞尔共吸引了全球37个国家及地区的233间艺廊参展,其中来自亚太地区与西方的艺廊各占半数。据不完全统计,本次参展人数超过3万人次以上。四天的展览中,不少参展画廊都取得了理想的销售成绩。来自中国内地的长征空间截止预展开幕第三日,已经售出七八成以上,其中包括20万美元的喻红画作、250万元人民币的展望铜铸雕塑《形影1》。来自柏林的画廊Neugerriem Schneider整个展位全部是风格冷静的装置作品,在展览公众开放日当天,画廊的大部分作品已经销售出去,买家多半为亚洲客户。 欧美藏家现身香港 今年除了有20家欧美画廊首次参展外,还有越来越多区域外的藏家被吸引过来。有画廊业主表示今年有一些来自西方和中亚的重要藏家第一次来到香港巴塞尔,“以前,香港巴塞尔艺术展5月举办,6月就是巴塞尔艺术展,所以这些藏家要在香港与巴塞尔之间做出选择,今年香港艺术展改在3月举行,这些藏家就可以先来香港,6月再去巴塞尔。” “传统上,藏家会首先从自己国家和地区的作品买起,但最近他们作出越来越多超出常规的选择,”黄雅君在展会开幕当天的媒体会上说,“而且,以往中国藏家大多来自北京、上海,现在却有来自二线城市如成都、杭州的藏家团体。艺术品在亚洲似乎不再是一个小众的选择。” “以往参与香港展会的藏家还是以亚洲藏家为主,现在新变化是随着香港巴塞尔影响力的提升,开始有更多欧美藏家被吸引过来,让这些欧美藏家在这里感受一个新的市场中心的建立和变化。”佩斯合伙人兼亚洲总裁冷林对于香港巴塞尔的预期颇为乐观,“整个市场的增长速度和趋势还是非常明显的。” 艺博会具有辐射效应 借着巴塞尔艺博会,香港整个3月中旬都成了艺术活动周,期间市区有大约150个艺术相关活动进行。 佩斯香港画廊推出了奈良美智个展“星星”,为观众呈现了奈良的最新创作“星星”系列,同时包括丙烯画作及纸上作品等不同媒材形式。 佳士得在此期间推出了“ASIA+/First Open”特拍,这次拍卖汇集了130余件拍品,类型涵盖纸本杰作、雕塑、艺术装置等,展现了艺术与生活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与新进及资深藏家共同探索东西方艺术的深邃意涵与丰富语言。 保利艺术空间则举行了时尚与艺术对话的当代艺术展——“越·界时尚艺术展”。展览展出了11位中国当代艺术家的30余件作品,呈现了绘画、雕塑、装置等多种艺术形态,以不同艺术风格呈现出时尚与艺术交融的多种可能性,展现了当代中国社会文化的多样性。 此外,在港丽酒店有一个名叫亚洲当代艺术展的酒店艺博会,以“买得起的艺术品”的亲民价格、日常生活起居的环境吸引客户;在众多国际大画廊云集的中环毕打行大楼,“画廊之夜”吸引的参观人群摩肩接踵……业内普遍认为,香港巴塞尔艺博会的辐射效应已经体现得越来越明显。 |